首页

女王口舌视频

时间:2025-05-30 04:03:45 作者:韩美林:艺术创作让大运河永葆生机 浏览量:42922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记者 徐婧 陈杭)“大运河是活的遗产,而艺术创作能让这份遗产永葆生机。”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29日在北京开幕,艺术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韩美林在开幕式上如是说。

  自小长在大运河流经的山东,韩美林对运河感情颇深。他说,运河不仅把南方的物产、财富运到了北方,把北方的人口、技术运到了南方,更把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民间艺术、特色文化,连缀成为一幅绚丽多彩,既厚重又鲜活的画卷。

5月29日,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北京开幕。图为艺术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韩美林在开幕式上进行交流。主办方供图

  大运河如绸带般贯穿南北。在五座韩美林艺术馆中,一座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的通州,一座位于大运河南端的杭州。韩美林说,这南北遥相呼应的艺术馆并不是有意设计的,更像是“天意”。

  除了两座艺术馆,韩美林在大运河的南北两端还分别设计制作了两尊青铜龙雕塑。《钱江龙》位于浙江杭州钱塘江南岸的射潮广场,高48米,由青铜铸造和花岗岩雕刻而成。作品意在弘扬中国龙的精神,在丰富和延伸钱塘文化内涵的同时,为源远流长的钱塘江文化再添艺术风韵;《东方》坐落在北京通州运河文化广场,既表示龙的精神延续,还象征着通州城市发展与经济腾飞,成为人们精神力量的一个文化符号。

  大运河纵贯南北2500年,其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是当之无愧的民族文化符号和国家文化名片。他谈到,这两座雕塑矗立在运河的两端,通过艺术创作让大运河文化“活起来”“走出去”,也表达自己对运河文化的敬意。

5月29日,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北京开幕。图为艺术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韩美林在开幕式上进行交流。主办方供图

  “当人们用画笔、用雕塑去展现运河之美时,不仅在记录历史,更在创造新的文化传统。”韩美林说,让艺术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打造独具中华底蕴的运河符号,或许是对运河文化最好的传承与致敬。

  5月29日至30日,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在北京举‬办。今年,活动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五方合作机制”的基础上,纳入‬北京文化论坛配‬套活动中,打造永远在‬线的北京文化论‬坛。

  2025京杭对话包括开幕式、“运河风‬物”京浙两地文化‬符号展、京杭大运河北京段‬调研、《北上》话剧观演和“运河论道”高端对话等‬系列活动。借此契机,政产学研各界齐聚,共商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构建独特鲜明、内涵丰富的大‬运河文化‬符号体系,全面提‬升大运河‬文化国际‬传播效能,同时也让更多人‬切实感知‬千年运河‬的魅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新教育|李忠军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里明确规定,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属于价格欺诈,应该明令禁止。业内人士提醒商家,要诚信经营。

山东举办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 揭秘生物多样性“家底”

“所有的事情都是从吃苦耐劳开始,骑马让安其乐变得勇敢、有毅力、有爱心。”乌云苏德感慨说,在与马的接触中,安其乐能体会到吃苦耐劳、一往无前、永不言败的蒙古马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带到生活和学习中。”

中新教育丨高校探索打造数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机制

在他看来,在北京这样的超级大都市,老百姓对新鲜事物无论从认知还是接受度上都很高,不会有人因为你养了一条蛇当宠物而对你指指点点,只有这样包容的环境下,年轻人才能更加大胆地发展自己的爱好。这也是为何北京有很多年轻人喜爱“异宠”的原因。

多部门联合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

在横向研究全国各地数字文旅相关政策、国内外数字文旅相关行业报告基础上,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绘制了产业图谱、梳理了统计目录,提出了“数字文旅”概念,对数字文化内容生产业、数字旅游体验服务业、数字文旅技术服务业、数字文旅平台、数字文旅新型基础设施服务业等五门类作了初步划分。

中新健康丨中国专家最新研究为抗心脏衰老提供新靶向治疗理论依据

史双元,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1997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担任中文教学督导,后担任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中国战略合作中心主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多所大学博士论文指导教授。在澳工作期间,积极推动海外中文教学。史双元目前负责悉尼汉语水平考试中心工作,积极推动中文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播,并继续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已出版的著作有《宋词与佛道思想》《唐五代词纪事汇评》《一日看尽长安花》《趣说人间好诗词》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